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92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25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1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斯文湖州:周恩来缘何力保嘉业堂藏书楼?

华雅泰信息
2023-03-21 / 0 评论 / 1 点赞 / 567 阅读 / 5,131 字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横渡长江,开始了“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新征程。两天之后,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南京,正式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两周之后,5月7日,正在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投身于“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伟大事业的周恩来同志,却抽出宝贵时间,致信中宣部,特意交代了一件重要事项:要保护好南浔镇刘氏嘉业堂藏书楼。

image-1679329785036
周恩来

如今,在浙江省湖州市档案馆馆藏中,就珍藏着这样一份周恩来同志写给中宣部的信件,原文如下:

“希望解放军讨论南浔镇(吴兴吴江之间,在太湖南岸)刘氏嘉业堂藏书楼,特予保护,以重文化。”

image-1679329773437
周恩来指示保护嘉业堂藏书楼书信。来源/唐志攀《周恩来电令保护嘉业堂藏书楼》

那么,信中提到的这“嘉业堂藏书楼”究竟是什么来头?竟然能令七十余年前身处历史重大时刻,日理万机、分秒必争的周恩来同志专门腾出手来,写下这样一通信件,做出这样一个类似于“特别关照”的重大决定呢?

image-1679329761704
嘉业堂所处地理位置。来源/乌心怡《嘉业堂藏书楼》

要解答上述疑问,还得从“嘉业堂藏书楼”本身的宝贵说起。这所位于湖州市南浔镇上的藏书楼,实在是非同凡响。据统计,这所与私家园林融为一体的藏书楼,鼎盛时期的藏书竟达五十万卷之多,有十余万册的总量。在这所体量达数十万卷、十余万册的庞大书库中,坐拥珍罕无比的宋元时期精椠百余部,举世瞩目的《永乐大典》也有四十余册,更兼秘藏《四库全书》原稿百余册,至于精心搜采而来的镇志、县志、府志等各种地方志千余种,更是多达三万余册。

image-1679329749546
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集部)卷。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些规模可观的古籍珍本,自然是世代守护与传承的宝贵历史遗产。这所藏书楼原来的主人,即是当年南浔“首富”,世称“四象八牛”之首的刘镛之孙刘承幹。

image-1679329741573
青年时代的刘承幹。来源/屠雷激,应长兴《嘉业藏书楼史略》

产业致富,诗书传家

什么是“四象八牛”呢?这是湖州南浔人计量财富的一种既特殊又形象的方式,可以说是两百年前的中国化简明版“福布斯富豪榜”。原来,清代南浔人以做丝绸生意起家,出现了一批富商大贾,时人以“象”和“牛”来形容与比较他们的财富数量——拥有家产白银千万两以上者称之为“象”;五百万两到千万两者,则称之为“牛”。可想而知,这“四象八牛”的身家全部加起来,几乎已有上亿两百银的巨额财富。能从这“四象八牛”中杀出重围,成为当地“首富”,那得有多少真金白银?

湖州南浔“首富”刘承幹是“富三代”。据考,给刘承幹祖父刘镛写墓志铭的,乃是刘承幹之父刘锦藻的好友张謇。对,没错,就是那个被世人誉为晚清实业界“南张北周”的张謇。墓志铭里有这么一句话:

“欧洲诸国开商埠于上海,大购湖丝,岁出口八九万包,业丝者赢获过多。公赀薄,用智力与角,袵舟檝,狎霜露,犯晨夜,突寒暑,饴苦嗜啬,赴时雷动,不数年而业大起。”

这是早年以大生纱厂为基础,在江苏南通起家立业的近代实业巨擘张謇,对南浔刘镛如何从“湖丝”生意中起家致富的简要概括。南浔“首富”的缔造者,起初财力薄弱,全凭头脑灵活、吃苦耐劳,方才在“湖丝”的生意场上站稳脚跟,最终“不数年而业大起”。所谓“湖丝”,即浙江湖州出产的蚕丝。因其色白柔韧、质地极佳,行销国内外而闻名于世。

事实上,湖州自唐代起即为蚕丝的重要产区。明代时,“湖丝”已全国闻名,比其它产地的蚕丝更受欢迎,故市价也更贵一些。稍后西方世界的“工业革命”开启,蒸汽机发明之后的欧洲纺织工业迅猛发展,对中国蚕丝的需求急剧增加,且在欧洲商人眼中,“湖丝”就是最好的中国蚕丝,一时间“湖丝”供不应求。湖州南浔距“欧洲诸国开商埠”的上海,只有百余公里,船只货运仅需两天即可抵达,“湖丝”生意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即刻成为中国当时对外出口的主要商品,随之而来的,则是湖州南浔富豪圈层的出现。“四象八牛”之首的刘镛家族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厚植产业而倾心文化,“不数年而业大起”的刘镛去世之后,其子刘锦藻又是进士出身,刘家可谓富贵功名双全。刘承幹作为“富三代”,他的藏书事业又为这个南浔“首富”家族,平添了一份浓墨重彩的书香,可以说是从富豪巨绅的家世摇身一变,又化作了诗书传家、斯文在兹的书香门第。

文教昌盛高地

湖州自古有鱼、米、丝之兴。湖州地界自古文教昌盛,可谓“斯文在兹”。自宋儒胡瑗在湖州设立安定书院,天下士子云集于此,构建起天下闻名的“湖学”体系,成就了全国教育典范。后世还有五湖书院、冰玉堂、龙湖书院等大批书院,人才济济。

元代之后,“文房四宝”的翘楚之作,文人墨客的无上至宝“湖笔”,又即刻登堂入室,闻名于世;再到明清已然肇兴,近代以来奠定“四象八牛”财富渊薮,风行海外的“湖丝”,无一不宣示着此处富甲一方、文脉久长的历史地位。

湖州人重教育,有书院的教育,自然也离不开书的熏陶。湖州吴兴晟舍一带有明清时期中国最有名的书市,当地的两大家族闵氏和凌氏,擅于雕刻印书。晟舍闵氏的红色和黑色双色套印书,一面世就受到文人和皇家的大力追捧,当时称为“闵刻”。晟舍凌家也喜欢刻书,最有名的就是凌濛初,《三言二拍》中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作者,之所以叫“初刻”和“二刻”,是凌濛初把自己写完的书,直接刻成雕版、印刷。

书刻出来还须卖出去。湖州人卖书也很有特色,正所谓“湖州书船行伍”。当时的頔塘里,一船船满满的书,在湖州集结,出发去往杭州、上海、镇江一带,到处出售。

image-1679329724318
印刷房。来源/中华珍宝馆官网

湖州人还喜欢藏书。除了南浔镇刘氏嘉业堂藏书楼,还有凌濛初的祖父、明朝刑部员外郎凌约言,离官归田后在盘珠漾筑起了“凤笙阁”,阁中藏书数万卷。清朝凌介禧曾写诗为赞:“西溪三亩宅,南面百城书。凤管留遗韵,嫏嬛境宛如。”

image-1679329710453
门窗上都雕刻着“嘉业堂藏书楼”字样。来源/乌心怡《嘉业堂藏书楼》

刻书、贩书、藏书……湖州人读书条件太好了,特别是晟舍一带,文脉昌兴。明朝时闵、凌两家“一门十进士,两部五尚书”,便是这样“诗书传家”的望族。

厚植文明沃土

遥望湖州山水,漫步湖州乡土,不难发现,文明一脉的传承,不只熏陶了古时的文人墨客,也感化了寻常百姓。

且看张志和行游于此,慨叹那“西塞山前白鹭飞”的绝世景致,茶圣陆羽也悄然隐居于此,写出了“四书五经”之外的又一经典《茶经》。在这里,或显或隐,或游或居,皆为青山绿水提携,都是梦乡画境伴侣。在这里,显宦与隐士毗邻,豪达与清流同席;在这里,耕读世代传家,渔樵亦重礼义。如此知书达礼,自然其风浩浩;如此安居乐业,自然其乐融融——这般“精神富有”之地,岂非“斯文在兹”?

image-1679329685435
仁皇阁。来源/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湖州,不但物质富足,更兼文教昌盛,自然人文荟萃,千百年来造就了湖州人务实开放、书香礼仪的文化底蕴。

湖州人自古知礼重孝。湖州的安吉,有代代相传的“孝”故事,有镶嵌大地的与“孝”相关的地名。两宋时期,安吉县鱼池乡有孝和里,孝丰乡有孝弟里;明代,安吉州凤亭乡有节孝里,晏子乡有孝行里。孝丰乡还有座很有名的孝子桥,据记载:“明永乐间,岁贡姚盛以孝称,葬亲桥畔,庐焉,因名。”地以桥名,影响巨大,“桥”成为传承孝文化的载体。

湖州人通情重义,乡里贤达扶危济困之举频见于历史记载。譬如,南朝名士沈麟士在此给学子讲经,救助孤儿;至清代时,前边提到的因从事“湖丝”贸易发迹的富商刘镛,更是仗义疏财,乐善好施,他将赈灾义举比作是为自己治病,每年拿出数万银两,救助乡里,拯救灾民。1889年,浙江发大水,刘镛主动拿出数万银两,向安徽芜湖购米万石,救活了成千上万的灾民。刘镛还在上海青浦县买了1000多亩田地,叮嘱儿子仿效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做法,筹建义庄,持续造福乡亲。致富不忘本的刘镛获得了乡邻的爱戴,据说刘镛去世之时,远近百姓得知,纷纷吊唁,哭声一片。

“精神富有”新图景

在文化底蕴的滋养、精神力量的支撑之下,这湖丝、湖笔、湖学里的文明一脉,已逐渐浸润为湖州最温暖、最鲜明的底色。

湖州人对教育的重视延续至今。比如聚合社会力量,关注未成年人教育的“春泥计划”,已连续实施13年了,为丰富农村孩子的精神生活提供了载体。以南浔区菱湖镇新庙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例,新庙里村常住人口3000多人,大人们白天上班,孩子常常在家无处可去。2022年7月,来自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暑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天来这里报到的孩子都有20多人,学历史、玩游戏、做手工……来这儿上课成为这些孩子们每天最开心的事。安吉县鄣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工会、妇联、团委也为孩子们“定制”了多姿多彩的夏日时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船精神”、培育文明好习惯、弘扬善文化、倡导“浙风十礼”等融入“春泥计划”中,立足未成年人特点和需求,开展课程。

image-1679329637845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作者/何红舟、黄发祥

安吉县还被列为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县,自2021年5月以来,乡村“复兴少年宫”在安吉县多点开花。安吉县以乡村学校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为主要载体,整合文化礼堂、儿童之家等现有场所,升级现有场地设施,扩充志愿服务力量,构建起课内外结合+校内外配合的乡村‘复兴少年宫’联动机制。

image-1679329625845
黄歇像下。来源/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礼”的教化,也依然滋润着湖州人的生活。如今孝丰人把“孝”作为躬行践履的日常行为准则,由村级推荐,评选出“最美家庭”、好婆媳等典型,对孝文化传统做了新时代的诠释。

以“桃子的守望”“家园志愿”为代表的“精神富有”新图景,也正在湖州展开一时间。据统计,2022年,湖州开启“家园志愿”班车实施计划,落地实施项目201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9万场次,惠及群众307万余人次,其中在册困难群众5.1万人次,参加志愿者达16.32万余人次,服务时长达68.45万余小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安吉县鄣吴镇为例,该镇结合当地扇业特色,志愿服务队培训残障人士穿扇面技能,工作不受场地限制,适合残疾人就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提供培训和加工场地,工匠志愿者负责工艺培训,企业负责原材料提供和产品回收。通过帮扶,这些困难群众人均月收入提高2000多元,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也没少”。

image-1679329611261
湖州人家。来源/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湖州人的美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还续写着新篇章。譬如,马路上“车让人”已为城市中惯常的文明景观。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餐饮企业纷纷推出“小份菜”“半份菜”;举办酒席则崇尚“减、简、俭”;餐馆内使用公筷已成为社会风尚等等。为深入开展“光盘行动”,湖州创新设立了“绿色点餐员”。来自大中型酒店、旅游饭店的首批210名“绿色点餐员”,已于3月15日正式培训结业。这些“绿色点餐员”上岗后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通过统一的点餐规范用语,从餐前、餐中和餐后几个环节开展“光盘行动”的服务引导,大力普及餐桌文明知识、倡导节约用餐行为、提升行业服务品位、打造餐饮文化,把勤俭节约理念纳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推动人人争当“光盘侠”,共同倡导餐饮节约新“食尚”。据悉,下一步湖州还将继续组织相关培训工作,并对餐饮单位落实“绿色点餐员”的情况进行督导。力争通过“绿色点餐员”的服务带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珍惜每一粒粮食、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浓厚氛围。

最美女儿章宬、最美护士潘美儿、贴心民警沈云如、最美保安李迎福、以行践诺沈红霞……截至2022年,全市共选树湖州好人280例,入选浙江好人榜247例、中国好人榜44例。2人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8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人被评为浙江省道德模范。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时代文明风尚之涌现,不正彰显着千百年来“精神富有”的湖州人,向来不乏担当与奉献精神的湖州人,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层面上,有着天生天然的强劲内驱力吗?

image-1679329600838
湖州渔人码头。来源/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湖州朝着夺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金字招牌奋勇直前。为此,湖州制定出台《湖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实施六大行动,从顶层设计上精心制定“任务书”、绘出“气质图谱”;陆续出台和实施《湖州市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条例》《湖州市养犬管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将涉及文明的方方面面纳入法治轨道,全域文明从此有法可依;制定下发《关于2021年度湖州市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督查考核办法》《2021年度湖州市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各区、各单位个性目标考核表》,提升创建标准,落实创建责任,巩固创建成果。

遥忆千年过往,回望百年翻覆,如今的湖州一方水土,依然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湖州人务实开放、书香礼仪的文化底蕴,更见深厚,更见深远。看那“全域文明、全体文明、全面文明典范之城”,正生动擘画“文明之风日盛,一城温润大爱”之图景,真真是古今斯文在兹,未来无可限量。

image-1679329584098
湖州双子大厦。来源/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END
作者 | 肖伊绯

1

评论区